宝运莱(中国)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教授

教授


陈学权


壹:基本信息

陈学权,湖北应城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现为宝运来最新官网网址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诉讼法学系主任,法学院联合教工党支部书记,《经贸法律评论》副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职律师。

在工作中曾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师”(2010年)、“王林生奖教金”(2012年)、“惠园优秀青年学者”(2012年)、“师德先进个人”(2014年)、“教学标兵”(2013年、2019年)、 “优秀研究生导师”(2019年)、“惠园杰出青年学者”(2020年)、“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022年) 和“有突出贡献奖”(2022年)。获得的北京市荣誉有:“北京市优秀教师”(2013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013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2020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22年)等。

E—mail:xuequanchen@163.com


贰:教书育人

一、教授课程

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刑诉法学、刑事诉讼前沿与实务、证据法学、模拟法庭实验、法学论文写作方法等课程。

二、教学特色

秉持开启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思考、塑造学生法律人格的教学理念,坚持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育思维方法和法治意识、塑造职业伦理和健全人格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追求理论与实践并重、严格与宽容并行的教学风格。

三、教学奖励及荣誉

1.讲授的本科、研究生课程数十次获得课堂教学评估按照院系排名前10%的奖励。

2.2008年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3.2008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及最佳教案奖。

4.《司法考试背景下的法律硕士专业教学》于2010年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

5.2010年获北京市第二届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6.《模拟法庭教学创新与实践》于2012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7.2013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教学标兵”“本科教学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等称号。

8. 个人撰写的《批判性思维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误用与矫正》于2013年获北京市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论文类三等奖。

9. 个人独立编写的《模拟法庭实验教程》(第2版)于2013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于2014年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10.采集编写的 “陈私祖、张成钢涉嫌绑架、敲诈勒索案”于2015年被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评选为“优秀案例”,首批入库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中心法硕分中心。

11.《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新探》于2015年10月获第四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

12. 2016年12月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13. 2019年9月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标兵”称号。

14. 2019年10月获第六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

15. 2019年11月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16. 2019年12月,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讲授的刑诉法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质课程”。

17.《模拟法庭实验教程》(第3版)于2020年11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优质教材(重点)荣誉称号。

18.《模拟法庭》课程于2020年12月获得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下类)荣誉称号。

19.《模拟法庭》课程于2022年6月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


叁:研究成果

一、个人专著及教材

1.《科技证据论》,40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DNA证据研究》,25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模拟法庭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版,2012年第2版,2016年第3版,2022年第4版。

二、学术论文

 (一)在期刊、报纸上发表的有关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的论文

 1.《刑事被告人举证责任初探》,载《检察日报》2001年12月7日。

2.《民事诉讼中的陷阱取证》,载《中国律师》2002年第10期。

3.《建立我国证人作证豁免权的基本构想》,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5期。

4.《检察官岂能兼职副局长》,载《检察日报》2002年6月18日。

5.《辩诉交易:诉讼中的双刃剑》,载《检察日报》2002年4月23日。

 6.《发回重审要有次数限制》,载《检察日报》2003年5月20日理论版。

7.《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改革之展望》,与朱立恒、葛琳合著,第二作者,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12月1日第5版。

 8.《让科学证据走下“神坛”》,载《检察日报》2004年8月24日。

 9.《公诉裁量权与审判权的互动》,载《检察日报》2004年10月1日。

10.《证据立法微观模式的思考》,载《政法论丛》2004年第5期。

11.《刑事取证之合法性公证》,载《中国公证》2004年第8期。

12.《证人翻证之问题与对策》,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刑事司法指南》2004年第3集。

13.《公诉裁量中的公共利益标准》,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4.《中国大陆刑事诉讼法修改论纲》,载《法令月刊》(台湾)2004年第6期。

15.《被害人对不起诉制约机制比较研究》,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11期

16.《〈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中国刑事法之完善》,载《法学》2004年第4期,《诉讼法学精粹》(2005年卷)全文转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CSSCI。

17.《程序法视野中的诱惑侦查》,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11期篇目辑览收录,CSSCI。

18.《关于审判公正的调研报告和改革建议》,载《诉讼法论丛》第9卷,与陈光中、程味秋等人合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19.《从死缓到无罪释放——从何珍瑞杀人案的辩护谈刑事证据的收集和运用》,载《诉讼法论丛》第9卷,与胡长华合著,第一作者,法律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20.《论辩护律师的真实义务》,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9期,被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收入《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4年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与李宝岳合著,第二作者,

21.《刑事程序权利的宪法化》,载《人大研究》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15期摘编500余字。

22.《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基本思路》,载《人民检察》2005年10月份上半期,被收入《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9月版,与陈光中教授合著,第二作者。

23.《〈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之完善》,载《人民司法》2005年第6期,与陈光中教授合著,第二作者。

24.《解决刑事纠纷的纠纷之解决——兼论我国刑事程序裁判机制的建立》,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1期。

25.《〈关于在刑事司法中采用恢复性司法的基本原则〉述评》,载《中国监狱学刊》2005年第3期。

26.《强制采样与人权保障之冲突与平衡》,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并被收入孙长永主编:《现代侦查取证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与导师陈光中教授合著,第二作者,CSSCI。

27.《刑事诉讼法典框架结构比较研究》,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1期,CSSCI。

28.《论刑事错案的三重标准》,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CSSCI。

29.《现代西方国家提起公诉证明标准之考察与比较——兼论我国提起公诉证明标准之现状与改革》,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与巩富文合著,第二作者,CSSCI。

30.《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财产权保护》,载《学术研究》2005年第12期,CSSCI。

31.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Rule of Double Jeopardy and the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China,China Legal Science,2005.

32.《中国死刑赦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6年年会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韩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发展趋向》,载《人民检察》2007年3月下

34.《刑事诉讼中的视听技术作证初探》,载《人民检察》2007年5月上。

35.《我国监听立法研究》,载《人民检察》2007年8月上。

36.《刑事司法鉴定中的程序正义》,载《中国司法鉴定》2007年第8期。

37.Reform on the System of witness testimony at court in the Chinese criminal procedure,China law, 2007年第1期,与陈光中合著,第二作者。

38.《中国科技证据立法基本问题》,载《证据科学》2007年第6期。

39.《自由心证的客观化》,载《学术论坛》2007年第4期,CSSCI。

40.《程序法视野中的法庭科学DNA数据库》,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CSSCI。

41.《论科学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CSSCI。

42.《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核准权的思考》,载《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与前瞻》(2008年年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刑事二审抗诉制度第改革与完善》,载《中国检察论坛》2008年第1期。

44.《科技发展对刑事证据制度之影响》,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1期。

45.《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10期, CSSCI。

46.《诉讼真实与证明标准的改革》,载《政法论坛》2009年第2期,CSSCI,与陈光中、李玉华合著,第三作者。

47.《我国刑事诉讼中DNA证据运用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8期转载,CSSCI。

48.《亲子诉讼中的DNA证据规则研究》,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CSSCI。

49.《完善诉讼程序是伪证罪不被滥用的关键》,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26日。

50.《中国特色的诉讼真实观——陈光中教授诉讼真实思想述评》,载《陈光中教授80华诞庆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1.《陈光中教授法学思想综述》,载《陈光中法学文选》(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与胡铭、彭海青合著,第一作者。

52.《侦查机关通过监听所获材料之证据能力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CSSCI。

53.《德国刑事诉讼中DNA检验立法述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0期,CSSCI。

54.《科学对待DNA证据的证明力》,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CSSCI。

55.《中国语境下的刑事证明责任及改革》,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2期,CSSCI,与陈光中教授合著,第二作者。

56.《对以撤回公诉代替无罪判决的忧与思》,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期,CSSCI。

57.《侦查期间合理限制律师会见权研究》,载《现代法学》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CSSCI。

58.《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测谎权》,载《证据科学》2012年第1期。

59.《会见不被监听对律师职业伦理的挑战及应对》,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11期,CSSCI。

60.《程序法视野中的控制下交付》,载《西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CSSCI。

61.《发现冤案的新方法》,载《当代法学》201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2期转载,CSSCI。

62.《比较法视野中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之解释》,载《比较法研究》2013年第5期,CSSCI。

63.《论死亡赔偿金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适用》,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8期,CSSCI。

64.《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保护客体》,载《政法论坛》2013年第5期,CSSCI。

65.《论刑事诉讼中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并重》,载《法学评论》2013年第4期,CSSCI。

66.《未实施犯罪的精神病人对强制医疗的司法救济研究》,载《暨南学报》2014年第6期,CSSCI。

67.《论被追诉人沉默的证据能力》,载《现代法学》2014年第6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15年5月全文转载。

68.《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权保障》,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2期,CSSCI。

69.《我国重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面临的挑战及应对》,载《法学杂志》2015年第4期,CSSCI。

70.《证据不足时法院作无罪判决难所涉问题研究》,载《法律适用》2015年第6期,CSSCI扩展版。

71.《法庭驱逐辩护律师问题研究》,载《法学评论》2015年第5期,CSSCI。

72.《证人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CSSCI扩展版,与博士生郭恒合著,第一作者。

73.《以审判为中心呼唤科学的交叉询问规则》,载《证据科学》2016年第3期,CSSCI扩展版。

74.《刑事陪审中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分》,载《中国法学》2017年第1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部分转载。

 75.《侦查终结、提起公诉与审判定罪证据标准的同一》,载《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2期,CSSCI。

  76.《美国刑事审判中陪审团适用法律权力述评》,载《比较法研究》2017年第2期,CSSCI。

77.《普通法刑事陪审中区分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由来》,载《检察日报》2017年10月12日,学术版。

  78.《刑事裁判权在法官与陪审员之间的配置》,载《现代法学》2018年第1期,CSSCI。

79.《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的再思考》,载《法律适用》2018年第9期,CSSCI扩展版

80.《审查批捕期间辩护人的阅卷权》,载《人民检察》2018年第16期

81.《人民陪审员法:促进司法民主与公正的重大举措》,载《紫光阁》2018年第9期

82.《论被追诉人本人的阅卷权》,载《法商研究》2019年第4期,CSSCI。

83.《论辩护律师的法庭地位》,载《法学杂志》2020年第1期刊,CSSCI。

84.《建立刑事司法与企业刑事合规良性互动机制》,与陶朗逍博士生合著,载《法治参阅》(人民日报社内刊),2020年第16期。

85.The new reform of China's lay assessory system,与陶朗逍博士生合著,China Legal Science, 2020年第6期。

  86.《被告人能否拒绝指定辩护问题研究》,载《当代法学》2021年第1期,CSSCI。

87.《刑事案件审理中再指定管辖的适用》,载《人民法院报》2022年1月20日,第6版(理论周刊版)。

88.《企业犯罪司法轻缓化及我国的应对》,载《政法论丛》2021年第2期,与陶朗逍博士生合著,CSSCI

89.《刑辩律师激活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载《西北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CSSCI。


(二)有关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论文

1.《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建设基本问题研究》,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1期,教育类中文核心。

2.《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改革》,载《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8期,教育类中文核心。

3.《司法考试背景下的法律硕士教学——以刑事诉讼法学为例》,载《改革与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论文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司法考试背景下的法律专业本科教学——以刑事诉讼法学为例》,载《改革与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论文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新探》,载《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CSSCI。

6.《批判性思维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的误用与矫正》,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CSSCI扩展版。

7.《再论模拟法庭实验在法学本科教学中的独立课程地位》,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2016年论文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法学专业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路径》,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论文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三、代表性参著

1.李宝岳等著:《中国刑事辩护与代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撰写约6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与陈光中教授合作撰写“刑事诉讼基本原则”部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3.陈光中等著:《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与陈光中教授合写“诉讼公正”与“诉讼真实”两章,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杨迎泽主编:《刑事证据适用指南》,撰写8万字,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5.李玉华等著:《诉讼证明标准研究》,负责撰写第二章“我国诉讼证明标准的争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詹建红主编:《刑事诉讼法学》,6万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释义与点评》,5万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

8.陈光中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1版,2013年第2版,2015年第3版,2019年第4版,2023年第5版,与陈光中教授合写第一章,独立撰写第十四章。

9.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四、主持省、部、国家级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2007年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DNA证据研究》,已结项。

2.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技术侦查与证据采信》,已经结项。

3.主持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辩护律师涉嫌伪证罪追诉程序研究》,已结项。

4.主持中国法学会2013年部级研究项目《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权保障研究》,已结项。

5. 主持司法部2013年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在我国的解释与适用》,已结项。

6.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一般项目《被追诉人的自主性辩护权研究》,已结项。

7. 主持中国法学会2015年重点课题《我国刑事陪审中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分》,已结项。

8. 主持中国法学会2018年一般课题《法庭剥夺律师辩护人资格问题研究》,已结项。

9.主持北京市2019年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民陪审员法>的理论创新与实施疑难问题研究》,正在进行。

10.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21年一般项目《刑事诉讼中财产辩护的理论与实践》,正在进行。


肆:科研奖励

0.《程序法视野中的法庭科学DNA数据库》于2006年5月获得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第三届“学术新人”奖。

1.《科技证据论》于2007年6月获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刑事诉讼法典框架结构比较研究》于2007年6月获中国法学会首届全国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3.《刑事二审抗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于2008年4月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改办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完善检察监督机制征文二等奖。

4.《论科学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于2009年10月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优秀奖。

5.参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陈光中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9月版)于2009年10月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

6.《科学对待DNA证据的证明力》于2011年6月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7.参著的《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于2012年10月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8.《再论刑事和解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于2012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七届青年法学论坛征文二等奖。

9.专著《DNA证据研究》于2014年获得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0. 《法庭驱逐辩护律师问题研究》于2015年10月获中国法学会第十届青年法学论坛征文二等奖。

11. 《被追诉人沉默的证据能力》于2015年10月获得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四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2.《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权的保障》于2017年10月获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五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3.《刑事陪审中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分》于2019年10月获得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六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伍:诉讼实务

实务经历:在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兼职于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刑事法律援助部。在时任援助部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和北京著名刑事辩护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李宝岳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刑事辩护与代理工作,接待过数以千计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上访求助者,为数百起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出庭辩护与代理案件数十起。2006年8月至今在宝运来最新官网网址任教,从事兼职律师,擅长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及经济纠纷的辩护与代理,近年开始关注和研究企业刑事合规与风险防控。

办案风格:自学生时代以法律援助身份办理的第一起刑事案件使当事人从死缓获得无罪释放后,热爱上刑事辩护与代理工作。让法官的判决书直接援引辩护词和代理词中的内容、用尽一切合法手段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执业的座右铭。从事刑事辩护与诉讼代理工作20多年,办案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用语简单、明了,能够准确把握诉讼各方心理,善于综合运用司法政策、法学理论、诉讼技巧和证据原理,以平和的心态、坚定的毅力和初恋般的激情不断地经历、体会、感悟着诉讼中激烈的对抗、出人意料的多变乃至人性的弱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社会的形形色色。


版权所有:宝运来最新官网网址  地址:宝运来最新官网网址  邮编 :100029   邮箱:宝运来最新官网网址
Baidu
sogou